学术动态Academic dynamics
音院特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九连灯”进课堂
2018/4/1 17:00:00
耿玥
1

image005.png

image001.jpg

image003.jpg

2018年4月1日上午,音乐与舞蹈学院特邀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刘岭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九连灯”传承人王北子老师等一行三人,为舞蹈系全体师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省级非物质物化遗产进课堂”的现场教学。

“九连灯” 属于汉族传统的民间舞蹈,发展距今300余年。它始于宫廷,后流传于民间。“九连灯”之命名,因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“九”为最大的阳数;还由于该舞蹈是宫廷舞蹈,“九五之尊”代表皇帝,又有“九九归一”的双重意思,表示对皇室至高无上的尊敬和敬畏。再者,从表演形式上来讲,舞蹈在最初的表演过程中由九人执灯表演,九灯相连,在表演中翻动飞舞,故而命名为“九连灯”。现已逐步演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社火舞蹈。为了保持原生态的“九连灯”走进课堂,舞蹈系周力澜副主任带领学生去当地采风,并邀请传承人代表王北子老师等三位民间艺术家莅临我院进行“九连灯”的传授和指导。

非遗舞蹈进课堂对当代高校大学生影响意义深远,通过对非遗舞蹈文化近距离的接触,使同学们对民间艺术有了深刻的感知,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思想的启迪和开发的新思路。我院开展的这项活动,就是让真正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从莘莘学子开始,通过对河南地域具有中原特色的民间文化九连灯的学习,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,从而使该舞种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。